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7月10日,“融合·赋能·致远:构建‘心理+美育’协同育人新生态”主题研讨会在我校顺义校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顺义区心美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联合体主办、我校承办。联合体各成员校的30余名专家、教师代表和特邀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中小学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顺义区教委副主任蒋吉姝、我校副校长袁佳出席会议。会议由我校学工委副书记陈怡主持。


袁佳对顺义区教委领导和各成员单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一项关乎学生健康的重要工作,学校在心美融合领域做了有益探索,希望能和联合体成员单位、社会力量一起努力,推动不同学段的心美融合教育协同发展。

蒋吉姝对我校在联合体建设中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强调,联合体未来工作要立足时代使命,深刻理解心美融合与思政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聚焦课程建设、学段衔接及师资联培等关键点,突破育人壁垒,推动心美教育实践深入开展,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研讨会上,各成员单位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构想。我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毛晓瑞介绍了“心美相融·育人无界”的跨学段协同心理美育新生态构建情况,总结了前期课程开发、活动矩阵及社会服务成果;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教师樊瑞婷将语文教学与心理辅导深度融合,分享了“心理游园会”“园艺心理课”等特色实践;仇家店中心小学教导主任邵海萍展示了低年级“笑脸墙”“播种节和丰收节”“心理剧工作坊”等生动案例;中关村第一小学顺义学校心理教师高静创新性展示了“AI职业形象体验”“小黑点大改造”等互动活动。
专家发言环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医生赵梦婕围绕“医校携手·共筑心桥”主题,探讨了不同学段学校如何开展医校协作;绿萝心数云平台副院长王勉分享了大数据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践经验。



会后,我校心理咨询师团队带领与会人员体验颂钵、非洲鼓、OH卡及绘画等艺术疗愈活动。
